搜索
简介
红色旅游
文创产品
培训中心
旅游餐饮
时光荏苒,有些东西始终没变,就像潺潺的市河、幽静的老街,那些房子那些人,仿佛还有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少年,踏着欢快的步伐带走这条往返学校和家的小路上。重走一回古镇,重温一段历史,重识一位伟人,再重新和自己对话。
文化创意街由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培训中心、旅游餐饮四部分组成。


领袖铜像馆


        面积将近800平方的伟人铜像馆里,矗立着六位伟人和十大元帅的铜像。与其他五位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相比,陈云就像他的故乡,带着朴实谦和、坚毅温婉、内敛务实的气质。在铜像馆内还有一颗百年白玉兰古树、十分珍贵。


故居码头

        在故居门前的码头边,停靠着两艘乌蓬船,当年陈云就是从这个码头离家去商务印书馆当学徒,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的。现在,游客可以坐船一边享受陈云当年离家北上的路,一边欣赏两岸的风光。行船大概两里路,可以到达陈云五十年代回青浦家乡做农村调查的调研地和小时候读书的颜安小学。


评弹艺术馆

        文化创意街上的评弹艺术馆,展示了陈云与评弹的半世情缘。陈云十岁前就听书;50年代在南方休养时,他倡议建苏州评弹学校;他还收集大量的评弹资料以及发表的关于评弹的文稿,做成一部评弹艺术评论集。在练塘古镇的评弹艺术馆就收藏着这些宝贵的资料,用以缅怀敬爱的陈云的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评弹艺术、喜爱评弹。


伟人足迹馆

        在伟人足迹馆里,游客可以坐在木船上观看4D电影。影片讲述了陈云从离家到商务印书馆,一路革命的大事记。通过影片,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领袖陈云一生的风云起伏,传承他伟大的革命精神。


长春园茶馆

        长春园茶馆已根据当地老人的回忆及相关资料记载复原了当年的样貌,在缅怀陈云之余,不妨在长春园喝杯茶,聆听现场评弹艺术家的演唱,岂不快哉?

    


算盘馆

        时代的发展似乎让算盘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们专门设计建造了这间算盘文化馆,让参观者在更了解伟人陈云故事的同时,还能体验珠算的乐趣。


纪念品商店


        各类纪念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每位游客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纪念品


三里塘书屋

        三里塘书屋位于陈云故居旁,陈列的都是共和国领袖们的书籍及革命电影资料。游客也可以在古朴典雅的中厅捧一本好书,静享午后阳光。

竹艺馆

        陈云一生爱竹子高风亮节、朴实无华的风格。不仅陈云雕像旁种植着园竹和方竹,新开的竹艺馆也让游人驻足停留。全店都是用竹子制成的各种产品,从八音盒到各种文创用品,从常见的茶杯、杯垫、相框、到U盘、手机壳等只要你想就能找到相应的产品。而且每件产品都工艺精致,设计精巧,让人爱不释手。

茭白叶编织体验馆

        练塘素有“茭白之乡”的美称。除了购买茭白叶编制的工艺品,游客还可以在练塘老街的茭白叶编织馆里亲手体验,跟当地艺人学习茭白叶的手工编织技巧。



培训中心

        坐落在陈云故居后方的翠园餐厅为陈云纪念馆培训中心,内设大型报告厅、餐厅、精心修闲吧、休闲活动室和客房。在这里,既可以上党课,又可以接受革命领袖思想教育。静心休闲吧坐落在一个雅致的小花园里,坐在白底蓝花的老式圈椅里,抚摸灰棕色柔软的天鹅绒布,享受温暖的阳光,遥望陈云故居的方向,追忆伟人的生平事迹。驻足室外天井花园,观赏水景与鲜花,再一次感受江南小镇的风情,回想少年陈云的生活轨迹。

    
    


下塘街面馆

        下塘街面馆颇具江南古风,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田螺塞肉是这里的招牌菜,已经有多位尝过的食客表示这是上海最好吃的田螺塞肉。此外,腐乳肉、啤酒鸭、水面筋塞肉、白水鱼、油焖茭白和招牌的响油鳝丝面也是正宗的练塘风味,不妨点一碗来尝尝。

    

胖阿姨厨房

        胖阿姨厨房是古镇上唯一一家做扎肉的店,兼卖纯手工、现包现卖的肉粽和枣棕。去的时候,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厨房里的老灶头上,正煨着水乡特长扎肉,香飘四溢;胖阿姨正忙着包粽子,熟练的手法恍若看到小时候同样在包粽子的外婆。

云铭轩茶馆

        下塘街面馆旁边的云铭轩是一间“古意新开”的茶馆,除了传统中国茶,还供应咖啡和花茶。和老街上的其他建筑一样,云铭轩的两层小楼也充满了江南风味,黑瓦白墙,临街长廊可以俯瞰老街和河道,环境清幽,很惬意。或者也可以选择坐在室外,在竹栅栏围起来的户外座位上感受练塘的阵阵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