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云纪念馆清明祭扫陈云同志姐姐陈星墓


清明前夕,陈云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范伟成一行前往青浦区静园公墓祭扫陈云同志姐姐陈星墓。


1I2A8355 拷贝.jpg


陈星比陈云同志大8岁,姐弟俩情谊深厚。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同志谢绝组织对姐姐的照顾,将她接到北京悉心照料。1986年,陈星患病入院治疗,于当年9月21日在北京305医院逝世,享年90岁。陈星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时,每年的清明节和忌日,陈云同志都委托家人到公墓祭奠大姐。自1997年清明,陈星的骨灰迁入上海青浦的静园公墓后,陈云纪念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每年都会前往祭扫。


1I2A8356 拷贝.jpg


上午10时30分,祭扫仪式正式开始。在陈星墓碑前,范伟成副馆长分别代表陈云同志家属和陈云纪念馆敬献花篮并整理缎带。大家依次献上鲜花,行鞠躬礼。随后,全体同志默哀一分钟,表达对老人家的深切缅怀之情。


1I2A8362 拷贝.jpg


陈云纪念馆文物保管部、宣传事务部、综合保障部等部门职工代表一同参加祭扫仪式。


1I2A8365 拷贝.jpg



相关链接


陈云出生贫寒,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只剩下和他年长八岁的姐姐陈星。陈云父母双亡后,没有人抚养,先是被寄养到村里一户人家。陈星对外婆说:我弟弟在别人家过得不好,没有人疼他。在这种情况下,外婆就说还是应该自家人抚养。于是,陈云被外婆领到舅父家,由舅父母收养。


陈云与姐姐陈星感情深厚,长姐如母,对于姐姐,陈云始终心存尊敬、心存感恩。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他便托人给陈星捎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年4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以便可以好好照顾她。据陈云外孙回忆:

从我记事开始,就看到爷爷很关心他的姐姐。爷爷把他接到身边来住。1982、1983年吧,我上小学时,看到爷爷有时候走到姑奶奶房间聊天。姑奶奶在厨房旁边的一个房间住,姑奶奶和爷爷一人坐一把椅子,他们说青浦话……我记忆中,爷爷经常过来看望他的姐姐,跟她说说话。


图片

图片图片



后来,陈星因不习惯北京生活,1950年10月再次回到吴江县松陵镇居住。陈星在松陵并无固定工作和收入,地方政府给予陈星这位革命功臣的家属一些补助。然而,到1952年11月以后停发了。   


原来,1952年,吴江镇人民政府县长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   

“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顾,谢谢你们。……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至12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   


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信中所说的陈主任,正是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陈云。


接到陈云的信后,吴江县长左右为难,他十分清楚当时国家工作人员虽然“现在补贴增加了”,但仍十分有限,而且陈星又是一个人生活,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便决定暂不回复信件。一个月后,北京的第二封信件接踵而至,信中写道:

“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27日寄去一封信,请于12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给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究竟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情况,为盼!”   


吴江县政府见陈云公私分明的坚决态度,便按照信件的要求进行办理。1972年,陈星因病前往北京治病,陈云亲自写信给吴江县松陵镇革命委员会,代姐姐陈星做主,将其财产“一概交公”。


图片


这就是陈云,既承担了对姐姐的照顾之责,又做到了克己奉公、坚持原则



(参考:《陈云家风》《“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陆建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