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足迹 | “云栖竹径”寄深情云栖竹径位于西湖西南五云山麓之云栖坞内,旧传山上常有五色瑞云留栖于此,故名曰“云栖”。“云栖竹径”为西湖新十景之一,是杭州难得的一处以万千茂竹、叮咚溪泉、生态天然的幽静景点。 陈云同志和云栖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浙江省党史研究室研究人员李林达考证,陈云曾30多次到云栖,有一年竟然去了云栖有七八次之多。而每次到云栖,他又总是遇山门而下车,策杖而行,徜徉石阶竹径,乐在其中。“云栖竹径”的石碑是1985年陈云题写,而亭前的两棵香樟树,则是陈云1987年4月亲手栽种,几十年过去,香樟已经亭亭玉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山深林密、竹林满坡的云栖竹径,感受陈云与云栖的点点滴滴。杭州多水,云栖在山。在五云山脚的云栖入口,眼见净是曲径通幽,茂林修竹,间或六七亭台,极似《红楼梦》中黛玉住处,却平添一份宽阔疏朗的大气。景观细致,名却起得简单易懂——云栖竹径——也是另一种从容。 论地理环境,云栖得天独厚。名山古刹钟灵毓秀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这份大气。石子路开阔笔直,两旁修篁参天挺拔,不蔓不枝。这份秀丽中藏风骨的大气,似是源于一个人。此人就是陈云,新中国经济奠基人。 陈云出生青浦练塘,一个典型江南水乡。自小触目即是小桥流水、竹林祠堂,竹便成就了陈云眼里的故乡。陈云第一次来云栖时只16岁,尚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美丽的西湖和幽静的云栖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此后他接连30多次到云栖,有一年竟来云栖七八次之多,完全被这个神似家乡气质的山坳迷住了。 至今,在云栖仍留有一座碑亭,亭中石碑是1985年“云栖竹径”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首时由陈云亲自书写。厚爱之心,可见一斑。 亭前更有两株香樟,亦是陈云亲手所栽,历三十载风雨,今已亭亭如盖。倘使这两棵树有记忆,必定记得1987年的那个春天。 操持偌大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对一位耄耋老人并不容易。其时,久不出门的陈云忽然被报以“重病在身”各种猜测,一时置身风口浪尖。老人自己却一言不发,从北京悄然来到杭州休养。4月4日上午10点多,陈云坐车来到云栖,参加全国植树节活动。他在随行人员的搀扶下一路小步走到碑亭旁,为了植树辟谣,谣言不攻自破。陈云不顾身体状况,坚持脱了大衣和帽子,然后兴致勃勃走到碑亭对面早已准备好的空地上,拿起铁锹,一铲一铲开始铲土、种树,连贯、用力的动作,让在场的人不敢相信,这位本不强壮的82岁老人,竟然能做如此重的体力活。现场的记者们赶紧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3棵胳膊粗的香樟树很快种好了。如今,它们绿树成荫,被列入西湖古树名木之中,其中一棵移植到上海陈云纪念馆,余下两棵,枝叶宛然。 陈云其人极低调。虽每到杭州,必游云栖,却嘱咐随行人员,不要妨碍群众游览,更不允许赶走游客。这位共和国赫赫有名的领导人,风雨当头而面不改色的人物,却在被游客认出时,微微笑着说一句“我们都是普通人嘛!”继而谈笑风生,相处极为随和。 据说,陈云擅书法,尤喜郑板桥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相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其人如竹,谦谦君子。其性如竹,不蔓不枝。 图文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