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守沪 | 让青春在抗疫大局中闪闪发光1922年,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成立 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用热血抒写华美篇章 2022年,共青团迎来一百周年华诞 在面对3月以来 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紧要时刻 陈云纪念馆全体青年在党委领导下 坚定必胜信念 勇于担当作为 守牢安全和自律底线 “守”一线、“战”一线 让青春在抗疫大局中闪闪发光 坚守篇 李冬冬 90后 文物保管部 疫情之下的文物守护者 3月30日,接到纪念馆需要安排人员值守的通知,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的我积极报名。在家人的协助下,匆匆购买必备的生活物资后,就开始了进馆的闭环值守。 作为一名文物保管员,首要职责就是确保文物安全。根据管理规定,库房巡查至少需要两人。经领导协调,安排办公室同事与我一起检查库房环境及文物情况。对于展厅文物来说,影响其安全的重要因素是温湿度,因此值守期间,我时刻关注展厅无线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巡查展厅。4月中旬,随着气温升高,展厅湿度不断下降,而这将极大影响文物安全。我迅速联系后勤保障部同事,在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有效确保了展厅文物的安全。 文物保管工作不仅有日常巡查,还要开展年度文物保护项目。这需要部门内部频繁沟通,而且需要与外部第三方公司进行交流。居家办公给项目的落实增加了重重困难,但是时间紧急,任务重。为了保证项目进度,一方面我积极与相关公司进行沟通,汇总第三方公司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与部门同事召开线上会议,明确项目具体需求,就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同时,将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后按照程序提交领导审核,推动我部门《2022年上半年藏品仿制》和《陈云纪念馆地下库房文物储藏保护设施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展。此外,我还参加本馆驻地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负责维持秩序和环境消杀工作,确保核酸检测过程的安全有序。 在本次疫情值守期间,值班同事在生活、工作上相互关心,部门同事间在工作上积极沟通。这不仅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而且激发了大家的战斗力,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疫情还在持续,作为陈云纪念馆的一名青年党员,我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力配合抗疫工作,相信胜利就在不远处! 王莹滢 95后党政办公室 坚守岗位,诠释新时代青年力量 3月以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复杂,陈云纪念馆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果断作出了对外闭馆、落实弹性工作制的决定。作为党政办公室文秘科的一员,我从3月30日进馆轮班值守至今,以实际行动确保纪念馆最低限度的运行,为我馆助力上海疫情作出应有贡献。 党政办公室文秘科是全馆公文流转的中枢部门,疫情期间仍然要完成与上级单位之间的收发文、与各部门之间的文件和事务沟通。我一人承担了文秘科的工作,为此本着在工作中学习的原则,在主任的指导下,尽快熟悉相关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积极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一个多月的闭环值守,令我获益匪浅。每日认真梳理登记收发文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联系各部门负责人,积极沟通协调处理问题意见处理单,有序落实文件流转工作;第一次参与陈云同志逝世27周年缅怀活动的筹备工作并确保顺利完成;第一次以纪念馆青年的身份,穿上“大白”服,参与驻地社区下塘街居委会核酸监测点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战疫贡献应有力量……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疫情是灾难,也是考验。一个多月值班值守的条件是艰苦的,工作是枯燥的,但是收获是喜悦的。在坚守寂寞中磨炼了我的意志品质,在攻坚克难中增长了我的实践本领。同时,也让我在屏幕内外的沟通交流中建立起信任和支持,让我在工作之余丈量纪念馆每一寸土地。新时代青年应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李磊 85后后勤保障部 让青春在战“疫”一线中闪闪发光 3月以来,上海面临着疫情防控最严峻的考验。3月28日上午,我即接到驻馆轮班值守的通知,立即收拾好个人生活物品赶到单位报到。3月30日,按计划到了值守人员换班时间,但是出现了换班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同时浦西地区即将封控。复杂的形势对纪念馆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可以回家和继续留守纪念馆之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值班值守,至今一月有余。 身为一名安全管理员,我的主要任务是每天对纪念馆全区域进行多次安全巡查,守护纪念馆一方平安,筑牢安全防线。安全防线第一道就是把好“入口关”,为此我严格人员进出扫码、登记场所码使用处理、物资运送和接收事宜等。安全防线第二道就是把好“健康关”,为此我参与全体驻馆值守人员健康管理,组织好每天一次的抗原检测、几天一次的核酸检测,落实好一天两次的体温检测,确保不漏一人。安全防线第三道就是提高“能力关”。我持续指导队员坚持做好每日安全巡查、军事化队列训练、消防和反恐应急演练等工作,增强队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队员的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在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时刻,陈云纪念馆为配合驻地社区下塘街居委会的居民核酸检测工作,紧急抽调馆内值守志愿者,参与群众秩序维护、环境消杀等工作。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积极报名参加纪念馆首批志愿服务,奔赴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通过轮班值守和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我深刻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的深刻含义,深刻感受到疫情中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的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我有幸参与其中,磨练了意志,提升了能力。目前,抗“疫”战斗仍在持续,我将继续坚守抗疫一线,发扬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让青春在上海疫情阻击战中闪光! 黄正洋 85后后勤保障部 “疫”往无前守护家园 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让上海这座美丽都市的“暂停键”按下一个多月的时间,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没日没夜的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人民。作为一名红色文化场馆的青年党员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守护我们的家园。3月30日,我安顿好家中妻儿,进馆闭环值守。 为积极响应把牢纪念馆安全“大门”、管牢消防安全“小门”,陈云纪念馆党委高度重视,落实防疫工作部署。消除馆内安全隐患是疫情期间保卫科最重要的工作,为保障馆内安全管理,阻断疫情传播,我们每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参与闭环管理,统筹做好物资储备、消毒消杀和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对全馆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消防检查、巡查;定期定时组织保安队伍学习消防业务理论知识,多次对微型消防站进行紧急拉动集合,进一步强化了队员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救援能力,提高了纪念馆抗御火灾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参与了设施设备的巡查工作、编写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每日“战疫”日记,记录我们每天奋战一线的点滴生活。 我常想,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98年特大洪水、经历过2003年非典、经历过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被保护着长大,现在是我们保护别人的时候。所以,当纪念馆属地下塘街居委会招募抗疫志愿者时,我立即义无反顾报名。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我发现,练塘的独居老人比较多,我用不太熟练的本地话和他们沟通,帮他们操作手机,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对纪念馆的好评,让我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奉献篇 徐斐君 90后党政办公室 我是党员我先上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党员初心使命的考场。3月底,我所在的小区居委会向全小区发出了招募社区志愿者的通知,我既兴奋又有点担心,兴奋的是我可以身体力行的为上海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担心是因为家里还有幼小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老公在部队坚守岗位不能回家。正当我犹豫之际,“若有战,召必回”的口号萦绕我的耳边,我也认识到,我是党员,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每天收集楼道居民的垃圾,为居民发放物资,当小区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时,我又化身核酸检测的秩序维护者,确保秩序井然,安全高效;当居民有蔬菜快递时,我又化身“快递员”,畅通为民服务最后100米。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罩,穿梭在楼道小区里。短短几小时的志愿服务工作都会让我大汗淋漓,而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令我倍感欣慰的是,我的志愿服务工作还影响了刚上中班的女儿。有一次,当我做完志愿者工作回家后,女儿激动的说“大白妈妈,你最美,我要向你学习。”说完,拎起早已准备好的蔬菜包,踉跄跄跄地敲开了邻居一位独居老爷爷的房门,那一刻,我觉得女儿长大了。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上海加油! 张秋震 85后陈列编研部 参与志愿服务展现青春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我积极报名参加楼栋志愿者,协助楼组长发放抗原、维持居民做核酸的秩序。由于小区保安配送压力大,晚间只有一名保安值班,在我的提议下,小区北门设立“党员先锋岗”。经党组织同意,我协助招募志愿者,并也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小区物资的接收、消杀、分拣以及信息传送等工作。而我第一次晚上在党员先锋岗值班,就遇上了大雨大风天气。我不顾风雨,即使身上被淋湿,鞋子全部湿透,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及时拍照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物资配送群,确保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被送出。 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物资派送的志愿者远远不够,我便主动申请加入物资派送队伍,骑上小摩托,化身“小蓝”,当起了小区的“快递小哥”,及时将物资送到居民楼栋门口,力求居民能第一时间拿到宝贵的物资。面对小区阳性楼栋增多、志愿者不断减少的情况,我主动要求增加排班次数,有时一周值五次班;单日物资派送最多的一次,从晚上6点半一直派送到凌晨1点。虽然派送有时会比较累,但是当看到居民拿到物资,在群里纷纷表示感谢,我感到非常的快乐。 在陈云纪念馆工作,陈云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作为青年党员的我,必须站出来。党员站出来,才能保证更多的居民可以足不出户,才能构筑起更为安全的防疫屏障。只要疫情不退,我就不退!我会一直坚守在党员志愿服务的岗位上! 沈婵 90后党政办公室 平凡小事汇聚战“疫”力量 4月1日,浦西实行封控管理。正是这天,作为青年党员的我,积极响应居住地东田村委党组织号召并接受统一指挥,开启了村委抗疫志愿者的工作生活。 志愿者的工作纷繁且复杂。这一个月以来,我参与了道口值班值守、物资分发、巡逻宣传、抗原检测、核酸秩序维护、配送物资等等。特别是疫情呈高位波动的前几周,抗原检测几乎成了我每天的定点日常工作。我所在的村小组共101人,需在上午8点前完成上报信息。组中相对较多的都是中老年人,抗原检测也会在分发后由我们协助完成。我利用短暂的几分钟交流机会,了解老人们和建筑工地的工人是师傅的所思所想和居家需求。面对他们的忧急焦虑,我既感同身受,也十分理解,但在抗疫最严峻的时刻,我要做到的就是将政策宣传到位,耐心引导大家都能理解非常时期更需定力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也在“唠嗑”中与大家及时传递最新的抗疫相关政策和举措,希望以此能让大家更有信心更安心居家。 在日常繁琐的志愿服务中,有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当时在回收我们组所负责的某处建筑工地工人师傅的抗原检测结果时,他们问起我们每天工作的辛苦,我和他们解释这都是为人民服务应该的,也向他们表示了对我工作配合的感谢。有位师傅还聊起我身上穿的红马甲,不愧为“党员先锋”,这一瞬间我感受到的是对我身份与工作的双重认同和理解。正是这份认同,让我们众志成城、齐心抗疫。 这一个多月,我与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志愿者小伙伴们见证了大多数五六点的日出,我们都坚信胜利的曙光即在不远处。疫情面前,我只是为街坊邻居做了一点事,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我却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着温暖和力量。我坚信,众志成城,一鼓作气,我们即将回归那个熙熙攘攘的平凡日子。 本轮疫情以来,陈云纪念馆有近30名党员青年干部积极参与到防疫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汇聚起同心守“沪”的正能量,为上海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持续贡献青春和力量。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让我们一同接过百年接力棒 让青春在战疫中书写精彩 胜利终将属于这座光荣城市 上海加油! |